文化交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交流 >

冯久和的故事是种财富

来自:未知   发布者:余斯伟   发表于:2020-04-17 10:35   点击:
     最近读到由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卷》,深有启发,大师在书中口述了他小时候从艺的故事,平凡而深刻,生动而又朴实,可谓是为寿山石雕艺术“继承出新”的艺术内蕴做了深刻而明了的诠释。


     冯久和大师生长于鼓山西麓的秀岭村,父亲是位乡中郎中,母亲是位地道农村妇女。他家的背后是高耸千米的鼓山,面前是河汊纵横的溪河农田,巨大的山石,长长的溪谷,绿色的田野,奔跑的猪羊……大自然从小陶冶了这位农民的孩子,也造就了他的倔强性格。十三四岁就下河摸鱼、上树掏鸟窝。竟然还和三两位小伙伴一起闯进日本鬼驻地,索要被日本兵抢去的自家八哥,真是天地不怕的愣小孩!父亲让他学中医,他不喜欢,没兴趣。却在十六岁那年,挑着大米,来到寿山石雕名师黄恒颂面前,叩了三个响头,心甘情愿地学起了手艺。那十分好动的冯久和,在师傅面前却规规矩矩,小时的他深知旧艺人“教徒弟、打师傅“的戒备心很强,总是在师傅外出泡澡之时,拿着师傅末完成的作品端详揣摩,琢磨着圆雕作品的造型布局和来去刀路。当师傅黄恒颂被城里“刘秀古”等店家请去当“秀工”、“坐堂”之时,他更是高兴,总是苦苦要求师傅带他同去做工,打下手。因为,店家手中有好石时,总会拿出秘藏的图章古品等给师傅做参考。这样,他见到的上品、精品多了,眼界开阔了不少。到城里干活,店家要求雕工能出货,每日最少要完成16个图章印钮和边款花边的工作量,谁想偷懒都不行,虽然雕的是“龙凤螭虎狮、猫仔老鼠龟”等常见货品,但都要自己动脑取俏色,因为“一石一模样”吧!雕刻时,注意力要集中,雕坏了,要赔石。师傅黄恒颂十分器重他,总是放手让冯久和雕,雕品出了差错,师傅修改,实在雕坏了,师傅承当,这让冯久和时时唸叨着师傅的培养与栽培。旧社会学艺,师傅讲得不多,多传授石雕技艺的口诀,雕到人物,就讲“站七、坐五、盘三”,雕到头部,就讲“三庭五眼”,雕到人脸,就讲“要他笑,三个翘”,让徒弟,在实践中逐渐消化掌握刀法技艺,这种就石就形就物的口传身教方式让冯久和终身受益无穷。

     旧社会做工要求既快又好,有质有量。冯久和随师傅外出,每个店家都要求既有数量又要质量,久而久之,这也成了行业的规矩。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中午没休息。16个图章从打坯到修光多道工序一人完成,没有基本功,没有用心干,是完不成的。他说由于小时的苦练,现在80多岁了,还自是己打坯,然后让子孙和徒弟们修光加工。可见,传统的技法均是长期苦练而成的。
传统的艺术来自于对作品的观察与领会,而且往往从模仿开始,学徒出身的冯久和具备有很好的学习和模仿能力。他谈到自己到北京玉雕厂参观,受玉器《丹顶鹤》巧色利用的启发很大。回总厂后从模仿开始,雕成了单个的丹顶鹤后,自己不满足,不断利用当时寿山新出的鸡母窝的红、白、黑的色彩,雕出不同形态、不同神韵、不同大小的单鹤和群鹤,以及不同造型布局的自然景物,用新的山景布局和丹顶鹤的形体造型的变化,一次次实现了从传统到创新的飞跃,他说在这种模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中所实现的对寿山石雕艺术认识的飞跃,为以后的“花果篮”的创新奠定了思想艺术的基础!

     大凡从学艺出身的老师傅,相石工夫都十分过硬,人人都有对石性、石质、石形、石色、石纹认识把握的真本领。冯久和大师对寿山石“六德”的理解和应用,可谓是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十分合理而到位。在大师的手上,各式各样的“猪”、“鹤”、“花果篮”不断被雕刻出来,而且每次雕刻的均有将不同的手法和表现形式。结果,出现了系列作品,这种艺术的积累与创造,真是让人扼腕,让人惊叹!从他讲述的运用寿山石、保护寿山石的创作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老一辈匠师日积月累的创作轨迹,同时也看到他“因材施艺”、“取俏用巧”、“尽善尽美”、“美善相乐”的创作思维。而这些创作经历和思维过程现在都成为寿山石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艺术榜样和珍贵财富了。

2019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