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派篆刻 增辉寿石 ――八论福州人“贵石溅玉”之文化传统
福建词人陈瘦愚在《洞仙歌·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举行寿山石章展览》中唱道:“寿山彩石,左海流传久。篆刻印章万人购。作诗词,多少骚客名流,都欣赏,并爱蛟螭蟠钮。”把古今篆刻艺术及印章钮雕等治印艺术在“贵石溅玉”中的作用与影响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寿山石石质艳丽温润,柔而易攻,在元明时期成为中国人最抢手的印石名材,文人在石章上篆刻之风盛行。继明代篆刻大家文彭之后,何震、苏宣、汪关、朱简等在强调师法秦汉宋元的同时,从刀法、篆法上融入个人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清代中期,金石考据学风行,更多的文人参与到印章篆刻的创造上来,技法日渐丰富,出现了丁敬的浙派、邓石如的皖派,其切刀刻印的方法和书法入印的风格对以后的印坛产生了直接深远的影响。
福州是寿山石的故乡。清至民国,大量石美价廉、柔而易攻的寿山石进入全国各地市场,各省印人广泛采用寿山石治印。清时,周亮工的《印人传》载:闽省篆刻者17人,有莆田派、漳浦派、林鹤田派及无入派篆刻印人之分。民国张宗果著有《闽中印人传》,收入篆刻名家多达47人。现代,潘主兰著有《近代印人录》、马国权著有《近代印人传》。林乾良《福建印人传》记载的福建印人多达413名。1900年以前出生者,如黄葆成、郭则豫、陈子奋等,共30家;中期系1900—1939年间出生者,如潘主兰、周哲文、谢义耕、郑孝禹等,共128家;近期指1940年至1969年出生者,如林健、石开、陈兆育、傅永强等,共146家。
在“风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坛是寿山”的时代里,福建篆刻家成就突出,涌现出陈子奋、周哲文、潘主兰等闽派高手。他们在中国篆刻界的作为与地位让国人刮目相看,也让福州人“贵石溅玉”文化传统得到承继与发展。
陈子奋(1898--1976),字意薌,福建长乐人。为闽派篆刻家代表人物。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近代印人传》载:“子奋先生之篆刻,其成就不亚于国画。生平治印,以数千计。早岁刻有《水浒人物》、《百将》、《百美》及《剑侠》之印谱,晚年复成《百花》、《爱国诗人》、《画中九友》、《地支图》等谱,均获时贤推许。”诗人陈衍评其印曰:“融冶皖、浙二派于一炉,而追慕秦汉,瘁心力以赴之,故其笔力苍劲深厚,骎骎乎淹有完白、冬心之长焉。”大画家徐悲鸿曾以《伯乐相马图》赠陈子奋。在题记中记云:“戊辰夏尽,乃识陈先生意薌,年未三十,已认篆名其家,为余治‘游于艺’,‘长成页颌亦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遒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又致其函示印云:“足下于印,固无所不可……当代印人,精巧若若钱瘦铁、丁佛言、汤临泽等,亦时有精作,而雄浑则无过于兄者。”
子奋先生著有《颐谖楼印话》、《寿山石小志》、《甲骨文集联》、《籀文汇联》、《古钱币文字类纂》为中国印界所推崇。
潘主兰(1909--2001),福州人。西泠印社社员,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福州市文联名誉主席。2001年6月荣获国家书法专业学术奖“书法兰亭成就奖”。
潘主兰先生年未弱冠就跻身诗坛。1943年成为南社社员。他坚持诗须流露真情,须济社利民,指出:“非关风化吟,虽工究何补?”他一生撰写过多首赞颂寿山石及其雕刻艺术的诗词,都被广泛传唱。他的《寿山石》:“吾州特产图书石,斑驳纷呈溯寿山,傥使南宫在今日,来时拜倒不思还。”被镌刻在寿山村都成坑山的矿洞口崖石上。
潘主兰书法,以甲骨文为最,“其一种清刚、流畅而又活泼、不羁之韵趣,为他家所不及。其他如钟鼎、小篆等,虽有而不多见。又从汉碑、汉印,悟出一路方块形篆。虽不及齐白石之奇肆,而古朴华滋固不多让焉。楷书、行书则端严、典雅,的系学人笔墨。晚年之作益现自家面目,纯任自然如八大,绝无烟火气。”潘主兰甲骨文四长卷曾入选中国印学博物馆之诗展中。
西泠印社社员孙慰祖有《简谈与隽逸――潘主兰印艺谈》:“虽不无印学前贤之痕迹,然能更参已意。例如:既有黄牧甫质直宁静之基调,复介入灵动外拓之形神。乃使于平和中见生气,方劲中寓圆活,简洁中藏机敏,明快中蕴含蓄。印中颇有简化字,盖以为笔墨当随时代也。”
周哲文(1916――2001),福州人。西泠印社理事,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州文联名誉主席。幼家贫,14岁投军,司笔墨事,开始与刻刀、印石为伍。他曾与西南联大董作宾、沈从文、林图南执经问道。曾访徐悲鸿,以印相赠。曾与乔大壮、熊耀球、马万里、唐醉石、马公愚、韩登安、潘天寿等书画篆刻家结交切磋篆印之艺。
高茶禅曾评周哲文治印之艺:“周君使刀如笔,若其排比章法,自创一格。挪移增减,咸得所宜。朱白各文,尤臻神妙,骎骎乎出入秦汉。”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曾诗赠周哲文:“君家先代曾斩蛟,至今传得昆吾刀。剸犀劚玉透纸背,印林并世驚人豪。主席诗词卌余首,一句一句红泥飘。革命老辈富文采,镌石行比南山高。”
周哲文历年印艺作品多达千件计。主要出版的篆刻作品专集有《毛泽东诗词四十三首印谱》、《怀念敬爱的周总理诗词印谱》、《戊辰龙年印谱》、《周哲文篆刻选集》、《周哲文篆刻集》等。